2018 GP
美國站
USA
排位賽:2018/10/20 21:00 (台北時間 10/21 05:00)
正 賽:2018/10/21 18:10 (台北時間 10/22 02:10)
October 21, 2018
城市 Austin
賽道名稱 Circuit of The Americas
賽道長度 5.513 km
總圈數 56
比賽總長度 308.728 km
排位賽成績正賽成績
[F1]美國站決賽:Vettel再次撞車,Hamilton用力過頭,Räikkönen拿下睽違5年的分站冠軍
[F1]美國站排位賽:Hamilton拿下F1生涯第82座桿位,Vettel起跑將罰退3位
1 K. Räikkönen Ferrari
2 M.Verstappen Red Bull Racing
3 L. Hamilton Mercedes AMG
4 S. Vettel Ferrari
5 V. Bottas Mercedes AMG
6 N. Hülkenberg Renault Sport
7 C. Sainz Jr. Renault Sport
7 E. Ocon Force India
在日本站之後,F1再次展開了美洲3連戰的賽事,由德州奧斯汀的美洲賽道展開序幕。

賽程時間表

2018年F1第18站美國站賽程時間表 
活動項目臺灣時間
第1階段自由練習10/19 星期五2300-2430
第2階段自由練習10/20 星期六0300-0430
第3階段自由練習10/21 星期日0200-0300
排位賽10/21 星期日0500-0600
正賽10/22 星期一0210-0410

Hamilton能否提前封王?

日本站後,Lewis Hamilton的積分來至331分,對上Ferrari主將Sebastian Vettel的264分,有67分的領先。只有Hamilton在美國站能創造8分的領先,那就已確定至少以同分加較多分站冠軍條件拿下年度冠軍。而若只要大於8分,年度積分就有絕對領先。Ferrari與Vettel到底能拿出什麼招式來防守,成為全球焦點。


Vettel能創造奇蹟嗎?

Williams簽下英國小將George Russell

紛擾但一直沒有進展的2019年車手市場,在美國站前1周再次有了新的變化。英國車隊Williams F1在10月12日宣布,簽下Mercedes-Benz陣營培訓的英國車手George Russell,將在2019年為這支傳統勁旅參與F1賽事。而Williams車隊亦清楚表示,其與George Russell簽署為複數年合約,雙方合作可能會超過1年。

英國車手George Russell將在2019年為英國車隊Williams F1出賽。雙方並已簽下複數年合約。

Russell出生於1998年2月15日,目前僅滿20歲。其自Karting賽事開始,並在2014年進入方程式賽車,首年便拿下BRDC Formula 4年度冠軍,並因而拿下McLaren Autosport BRDC獎。接著2015年開始轉戰歐洲F3賽事2個賽季,2017年轉戰GP3的首季,便提前3站封王。2018年則是F2賽事,目前為積分領先者,同時擔任Mercedes AMG車隊的測試車手。從成績來看,他是Mercedes-Benz陣營中的閃亮新星,如同Charles Leclerc在Ferrari陣營中的角色。至於其參與F1的表現如何,已成為全球車迷關注的焦點。


Williams可能簽下Ocon出賽2019年F1?

在Russell以後來居上的氣勢拿下Williams席位進軍F1之後,苦苦等不到位置的Mercedes-Benz陣營的現役車手Esteban Ocon,似乎已經對2019年F1賽事絕望。然而就在美國站前,Williams車隊表示,將會全力確保Ocon在2019年賽事能取得席位,讓這位法國小將的F1未來再次燃起了希望。

Ocon的F1生涯露出一線生機。

經過多站的空談,Ocon對於2019年賽季幾乎已經絕望。然而在Williams接連做出表態之後,顯然主管Mercedes-Benz賽事部門的Toto Wolff終於提出讓Williams難以抗拒的條件,讓Williams願意一口氣簽下2位Mercedes-Benz培訓車手。


然而據國外消息指出,Russell是自行與英國車隊接觸,並未挾帶德國車隊的資源,以亮眼的賽車成績單與相得的認知,簽下複數年合約。Williams車隊也表示車隊希望擺脫受贊助商指使的狀態,能依實力選擇車手,這亦是他們將Ocon納入考量的原因。然而相對於Russell明快的簽約,Ocon的表態或許是向Mercedes-Benz陣營以及現任車手Sergey Sirotkin陣營喊話,到底Ocon能不能續約,仍有待觀察。

Pérez正式坐進Force India 2019年席位

Force India車隊在美國站前終於宣布2019年將與Sergio Pérez續約,讓墨西哥好手連續第6年身穿Force India戰袍,在F1賽場上爭戰。

墨西哥籍的Pérez,在墨西哥企業的支持之下,加上穩定的實力,在F1一直能保有穩定的席位。原有Force India團隊積欠Pérez大筆款項,Pérez的催討行為是後來催成Force India車隊重組出售的原因。在車隊被Lance Stroll所屬團隊買下之後,Pérez與Stroll一直被公認是2019年確定的車手。然而Force India車隊正因為轉售過程糾紛被俄羅斯團隊提告,相信是其遲遲未公開車手主因。如今正式公布Pérez席位,或許代表法律問題已獲得解決。

Pérez將第6年為Force India出賽。

Wehrlein與Vandoorne確定轉戰Formula E

相對於2位後進,2015年拿下DTM冠軍並參賽2年F1的Pascal Wehrlein,顯然已經失去陣營的支持,因此在回DTM歷練1年之後,仍未能找到回F1的機會。之前他為HWA車隊進行Formula E的車隊測試後,車隊表示他仍心在F1。但2位後進的消息傳出後,他則與Mercedes-Benz解除培訓合約,並加入了Mahindra車隊,確定2019年無緣F1。

另外,McLaren的比利時車手Stoffel Vandoorne則是加入了HWA車隊,在2018/2019年出戰Formula E賽事。

2019年F1車隊參賽陣容  
車隊名稱車手名稱 (合約年限)
Mercedes AMGLewis Hamilton (2020)Valtteri Bottas (2019+2020)
FerrariSebastian Vettel (2020)Charles Leclerc (2020)
Red BullMax Verstappen (2020)Pierre Gasly
Renault SportNico Hülkenberg Daniel Ricciardo (2020)
HaasRomain GrosjeanKevin Magnussen
McLarenCarlos Sainz Jr.Lando Norris
Force IndiaSergio Pérez
Toro RossoDaniil Kvyat
SauberKimi Räikkönen (2020)Antonio Giovinazzi
WilliamsGeorge Russell

2019年季前測試確定在巴塞隆納舉辦

2019年賽季的季前測試,將再次於西班牙的巴塞隆納賽道進行。與過去相同,仍會分為2周進行。第1周是在2月18日星期一至2月21日星期四,第2周則是2月26日星期二至3月1日星期五,各進行4天的測試。


天氣溫暖,加上距離近,巴塞隆納近年獲選為季前測試賽道的原因。然而2018年天氣的異常,巴塞隆納在季前測試竟然出現降雪,影響急救直升機的起降,因而取消部份測試,讓車隊喪失寶貴的實地測試機會。因此,2019年季前測試原本有車隊提議前往巴林賽道進行。最後則是由車隊在Jerez以及巴塞隆納之間選擇,巴塞隆納才再次出線。但是否還會受到異常氣候的影響呢?只能靜觀其變了。

 
 

輪胎設定

Pirelli倍耐力在美國站指定了黃色Soft輪胎、紅色Supersoft輪胎以及紫色Ultrasoft輪胎。依資料顯示,奧斯汀賽道的各項屬性相當均衡,均在中等左右。

起跑的最低胎壓,前軸為21.0 PSI,後軸為20.0 PSI。最大內傾角前軸為-3.50度,後軸為-2.00度。


輪胎選擇


賽事介紹

身為20世紀全球最大的汽車單一市場,賽車運動在美國的發展十分的早,位於印第安納州的Indianapolis所舉行的Indy 500大賽車,早就與F1 Monaco大賽以及Le Mans 24小時耐久賽並列全球3大賽車盛事。而廣漠的國土,讓汽車與美國人的生活緊密結合,更讓美國的賽車風氣極為盛行。

美國的賽車活動在20世紀中期之前與歐洲賽車活動有若干的連結,像是Ford便以GT 40以包辦前三名的方式,拿下1964年的Le Mans賽事冠軍。然而在大西洋的分隔之下,美國市場發展出自己的賽事系列,像是以橢圓賽道為特色的NASCAR系列賽事,以及美國市場為主的IndayCar開放式單座賽車系列賽事,各有不同的規範與技術規則,與FIA主導的各種賽事分庭抗禮。

在這樣的歷史淵源之下,United States Grand Prix美國大獎賽這個賽事,早在1908年就已經出發,並隨著Grand Prix變成F1賽事的專用名辭之後,在1959年也加入了F1美國站的賽事,並一直舉辦至1980年。在1981年至1999年之間,除了1989年至1991年等3年在Phoenix鳳凰城舉辦3屆之外,其他時間都不在F1賽曆之中。直到F1在1990年代末期積極跨出歐洲的計劃之下,2000年才在Indianapolis重起爐灶。只可惜2005年因為輪胎安全議題僅有6輛車手出賽,以及高額權利金問題,在2007年之後不得不停辦。

2007年美國站最終由面露稚氣、年方22歲的Lewis Hamilton摘下該賽季第2個分站冠軍。

最後在德州政府的協助之下,德州首府Austin奧斯汀的賽道取得了賽事主辦權,才讓F1在2012年重返美國,並持續經營至今。而在Liberty Media取得F1的經營權之下,相信這項源自於歐洲的賽事運動,將有機會在美國市場獲得更大的進展。

奧斯汀的這條賽道名為Circuit of the Americas,興建於2012年,是讓Austin贏得美國站賽事主辦權利的產物。在Indianapolis退出F1賽事之後,主導F1賽事的Bernie Ecclestone仍積極推展美國站賽事,不管是紐約市的街道賽,或是紐澤西、紐約州的賽道賽事,都曾在其規劃之中。最終Austin奧斯汀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之下,獲得了主辦合約,並興建全新的封閉型賽道。當然,這條賽道仍是由Hermann Tilke所打造,不過其設計時加入了主辦單位與1993年GP500冠軍Kevin Schwantz的意見。

為取得F1美國分站舉辦權,德州Austin奧斯汀在國際機場旁興建了全新的Circuit of the Americas賽道。

Circuit of the Americas的設計可以看到一些其他著名賽道的影子,包含來自Silverstone與Suzuka鈴鹿賽道的連續彎道,以及賽道後半段類以Hockenheim的慢速彎道等。

近年來由於F1賽事規則的變化與臨近墨西哥亦取得F1賽事主辦權的影響,奧斯汀賽事的到場人數持續的下滑,再加上德州政府補助的減少,已讓美國站的賽事再次出現舉辦危機。為提升吸引力,主辦單位在2016年賽事特別請來休息近1年的美國當紅巨星Taylor Swift在現場舉辦2016年首場公開演出,以期拉擡聲勢。

為了吸引觀眾購票入場,美國站主辦單位曾在2016年找來休息近1年的Taylor Swift在現場舉辦演唱會,並由亞瑟小子舉辦賽後演唱會,將更強的娛樂活動來刺激票房。

歷史紀錄

總計在歷史上,共在10條不同的賽道舉行過46場美國大獎賽,其中屬於F1賽事的部份則在6條不同的賽道舉行了37場的美國分站比賽。

在F1賽事部份,7屆世界冠軍Michael Schumacher原本是在美國站中表現最為傑出的車手,在2000年至2006年間於Indianapolis拿下過5屆的冠軍。Lewis Hamilton則在2017年獲勝之後,以6屆冠軍,超過Schumacher,成為美國站最強車手。Hamilton的6屆比賽,除2007年是在Indianpolis之外,2012、2014以及2015、2016、2017均是在現行的Austin賽道上所奪冠,並在近年拿下4連霸,顯示其在此站的強大實力。

2012年美國站最終經過56圈的激烈競爭之後,Lewis Hamilton順利奪得美國站的冠軍。總計Hamilton至2016年為止已拿下5次的美國站冠軍、4次的Austin站冠軍,實力強大。

奪冠過3次的車手有2位,均是1960年代赫赫有名的世界冠軍Graham Hill以及Jim Clark。奪冠過2次的車手則包含有Jackie Stewart、James Hunt、Carlos Reutemann與巴西車手Ayrton Senna。

現役車手中,除了6次奪冠的Hamilton之外,僅有Ferrari的Sebastian Vettel在2013年曾在Red Bull車隊於Austin奧斯汀拿下過分站冠軍。

在車隊部份,Ferrari共拿下過9次的美國站分站冠軍,執各車隊的牛耳,然而在移到Austin奧斯汀舉辦之後,Ferrari仍未拿下過任何1次的冠軍。McLaren以及1960年代的Lotus車隊拿下過8次分站。1960年代勁旅BRM拿下過3次,Mercedes AMG則是在Hamilton的強力表現下,拿下了4次奧斯汀冠軍,是最多的車隊。

值得注意的是,在Austin奧斯汀所舉辦的6屆賽事中,2013年是由Red Bull以Renault動力所拿下之外,其他5場比賽,4場是Mercedes AMG與Hamilton所拿下,Hamilton以McLaren在2012年奪冠時,亦是採用Mercedes-Benz的動力系統。從紀錄來看,Mercedes AMG在Austin奧斯汀的美國站賽事中,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目前比賽中的賽道紀錄原是Sebastian Vettel在2012年所創下的1:39.347,其在2017年再次以1:37.766刷新。2017年的比賽除了最快單圈為Vettel拿下外,Lewis Hamilton以1:33.108拿下桿位,並以1:33:50.991拿下冠軍。

F1史上最怪誕的比賽─2005年美國站

提到美國站,2005年的僅有6輛車起跑完賽,是不能不提的重大事件。

在當時F1廠上有Bridgestone普利司通以及Michelin米其林等2個輪胎品牌在F1賽場中競爭,各有不同的使用車隊。2005年的比賽規則要求賽車在排位賽與決賽使用同1套輪胎且不得換胎,使得輪胎的耐用度受到極大的考驗。

就在美國站星期六的排位賽中,Ralf Schumacher的Toyota賽車因為所使用的Michelin輪胎在第13號彎爆胎而嚴重撞車。雖然Michelin輪胎在該年的表現亮眼,但在經過排位賽之後,使用Michelin的各車隊認為其輪胎並無法撐過決賽10圈以上,這對於在高速Indianapolis賽道進行比賽而言是十分的危險。Michelin亦出面表示輪胎並無法符合現場的需求,尤其是高速的第13號彎道,要求主辦單位修改比賽路線,或是讓其使用不同的輪胎規格。

然而在2家輪胎廠的競爭之下,顯然另一陣營的車隊與輪胎廠並不會同意,FIA自然也無法同意其臨時的變更。因此,使用Michelin米其林輪胎的7支車隊14輛賽車,在決賽的暖胎圈繞場之後就直接開進維修區,僅有使用Bridgestone普利司通的Ferrari、Jordan與Minardi車隊6輛賽車開上格位。最終就是由這6輛賽車跑完全程完賽,6位車手都拿到積分。

2005年輪胎爭議事件,讓Michelin米其林陣營退賽,因而出現僅有6輛賽車開賽並完賽,每位車手都拿到積分的怪異現象。Ferrari陣營2位車手Michael Schumacher與Rubens Barrichello均站上頒獎臺,但面無笑容。

7支車隊與Michelin表示是為了車手安全而不得不取消,然而付出高額票價進場的觀眾自然無法接受。而在汽車大國美國消費者的心中,NASCAR與IndyCar的魅力,遠大於F1這項時隔十數年才重返美國市場的外來賽事,F1在美國車迷心中的地位自然更行下降。

受2005年事件的影響,加上F1轉向單一輪胎供應商制度,讓Michelin於2006年年底退出F1賽事,Indianapolis也在2007年美國站之後付不出高額的權利金,消失在F1賽事之中。讓F1就此暫別了美國5年之久,直到2012年賽季在德州Austin重起爐灶。

 
 

賽道攻略

奧斯汀賽道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占地面積超過700英畝。在眾多的未知變數中,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將是一條非常快速且充滿挑戰的賽道;奧斯丁F1賽道共由20個彎道組成,其中有11個左彎加上9個右彎。奧斯汀賽道坡度變化很大,低速路段和快速路段相互交替,而溫暖的天氣狀況也增加了對輪胎的考驗。

Circuit of the Americas位於Austin市郊,臨近Austin-Bergstrome國際機場,交通相當便利。由於依循附近地勢興建,賽道擁有40公尺的高度落差,讓駕駛難度因而增加。

在孤星之州首府Austin奧斯汀興建的Circuit of the Americas是現在美國站所使用的賽道,地勢起伏極大,相當具有挑戰性。

奧斯汀賽道的長軸大抵是東西向略偏東北西南方向,起跑的大直線是在賽道的最西邊,呈西北─東南方向,車手是向著東南方向開始比賽。比賽中,起跑的大直線可以將速度拉至時速310公里以上,接著便會面臨到Austin奧斯汀賽道最大的挑戰:1號彎。


這個像是雲霄飛車般的1號彎,從平地快速拔升,最高點比起入彎處高了30.8公尺,加上F1車手接近半躺的低座姿,讓車手很難看得到1號彎的彎點及路線,對於駕駛而言非常困難。而彎點之後立刻轉折向下的設計,讓車手在轉向最關鍵的時刻,會失去大量的抓地力,損失的比例高達85%,對於駕駛的考驗更高。而彎道路線是個接近髮夾彎的141度大角度彎道,彎道的路面寬度又從入彎的29.7公尺一路縮小至彎中的19.5公尺與出彎的17.2公尺,路線的設定亦有相當的難度。

1號彎位於陡坡坡頂,抓地力變化極大。而當車手在賽前檢查賽道之時,更可以感受到坡度之險。

因為坡度的變化,在直線末段的上坡加速大約在0.4G,車手必須重煞降至時速110公里方能進彎,而彎點速度還必須慢至時速95公里,彎道在彎點處內側有1.59公尺的降低,呈現左低右高的路面,車手總合承受的加速度在5.5G左右,非常驚人,對輪胎的考驗亦不在話下。即便是全球駕駛技術最頂尖的F1車手們,亦多表示在這彎道很難完美的過彎,甚至每次過彎的路線都無法維持一定,再次說明其難度之高。

1號彎對駕駛技術挑戰極高。圖為2013年美國站賽事,最終Sebstian Vettel以Ferrari賽車拿下冠軍。

通過彎點之後車手隨著下坡衝進了2號彎,過彎速度可以高達時速230公里。接下來的3號至6號彎,就是靈感來自Silverstone的連續S型彎道。車手以時速290公里衝進彎道區,在左右交換之下,漸次降低速度。

連續彎道與Suzuka鈴鹿賽道相同,都是來自於Silverstone賽道的啟發。

7號彎道是個向左的4檔直角彎,速度約降至時速200公里左右,而緊接而來的8號右彎更需要降至時速125公里方能通過。9號左彎的速度略為回升至時速180公里,而晚切彎的漸開10號左彎,則可以以時速266公里以上通過。

車手的油門在此不會放開,利用小直線加速至時速290公里之後,再重煞以切進全場最慢,時速不到90公里的11號彎。11號彎之後則是長度達1公里的大直線,車手不僅能全油門衝刺,更能在情況允許下啟動DRS進行超車攻擊,極速可以達到時速335公里以上。12號彎同樣是個時速105公里左右的急彎,搭配直線衝刺與DRS的作用,這裡是超車的熱點所在。

過了12號彎之後,進入了一連串的慢速彎,雖然一度可以將車速拉至時速150公里,但狹窄的15號彎則是需要煞車至時速90公里方能通過。在1小段直線加速之後,車手面對1個3個彎點的複合高速彎,主辦單位將其命名為16號至18號彎,車手必須承受4G的側向力達5秒以上,而出彎的速度將高達時速285公里。

接著,車手快速重踩一下煞車,以便能以時速195公里進入19號左彎,並繼續加速至時速260公里之後,再重煞至時速115公里上下,通過20號彎,回到起跑的大直線,進行下一圈的挑戰。